李素李道正(贞观狂儒)完结版免费在线阅读_(李素李道正)全集阅读

经典力作《贞观狂儒》,目前爆火中!主要人物有李素李道正,由作者“李素”独家倾力创作,故事简介如下:贞观,天下靖平 长安古都外,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里的皇城,露出了笑容……...

点击阅读全文

第十四章 财路与诗


  “我早说了我不是读书的料,我爹还非要耽误时间揍我一顿,害我迟到,那啥白色的圣光不等我咧……”

  王桩是好兄弟,憨厚,本分,偶尔有点暴力,李素不介意偶尔给他添点堵,不然日子多无聊。

  只不过……连白色圣光这种鬼话都信,李素又暗暗为好兄弟的智商捉急,没被天花弄死,日后凭借智商被卖掉,那该多冤枉啊。

  放学后,王桩神情很颓丧,看来还沉浸在没被圣光笼罩的哀怨中。

  李素决定多欣赏一下这副如丧考妣的表情,明天再告诉他真相。

  回到家,迎接李素的一叠厚厚的麻纸,纸上静静卧着一支毛笔,一块砚台,一条墨。

  李道正小心地将它递到李素怀里,又用袖子擦了擦纸面,好像觉得自己刚才把它弄脏了似的,然后笑道:

  “白天托人进长安城,买了这些物事,这东西贵滴很,花了五百文咧,听说读书人都要用这东西,再贵也要买。”

  一个花三百文雇人种地都要心疼许多天的庄汉,给儿子买五百文的文房用具却连眼都不眨。

  父母心,千百年从未变过。

  李素捧着纸墨,他双手微微发颤,手里捧着的是父亲的期望。

  李道正满脸含笑,重重拍拍李素的肩:“我娃将来不做治病的大夫,要做上马治军下马管民的大官咧。”

  李素沉默着点点头,心绪有点乱,坐在房里,徐徐展开手中的纸。

  纸是很普通的麻纸,稍微揉搓一下便破碎了。

  坐在房里发呆,李素的眼睛却越来越亮,这是条财路啊。

  还有,似乎活字印刷术现在还没有问世……

  都是财路,得记下来,将来偷偷摸摸开个小黑作坊,将来**。

  现在还不是发财的时机,这么早就大出风头,绝对不是什么好事。

  等到将来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时候,老爹应该不会再为几百文钱心疼了。

  为未来做好了打算后,李素起身往屋外走,他打算去自家地里看看,不能让老爹一人忙活。

  走了两步,眼角余光不经意瞧见桌上那一叠纸,李素又停下,目光若有所思。

  老爹回来若是发现纸上写了字,该有多高兴。

  良久,终于落笔。

  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,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

  最后一笔收锋,大功告成。

  很好,很励志,充满了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意味,然而李素脸色却有些阴沉。

  可这笔臭字实在太难看了,简直惨不忍睹。

  拈起准备将它撕掉,转念一想,不管好字臭字,放在这里让老爹开心一下亦未尝不可,反正写得再差他也不认识。

  决定了,就放在这里吧,自己不看便是。

  ……

  郭驽走在乡间的小道上,负着手眯着眼,看着渐渐西沉的夕阳,嘴角勾起一抹轻笑。

  日子,就像这夕阳一样,越来越有奔头。

  郭驽本是长安人,十年寒窗苦读,终于颇有文才,可在这个时代想成就功名,实在太难。

  今年开春后,闻知东阳公主欲在封地内兴办村学,郭驽当时便动了心,多年的读书使家庭越来越贫困,于是写了几篇自认生平最得意的策论和几首律诗,投到公主府上。

  这是郭驽此生最大胆也是最明智的决定,投书三日后,公主府派来了一位宦官,转达了东阳公主的意思,请郭先生入村学教书,月俸黍米两斗,钱四十文。

  读书虽然当不成官,但现在的境况已是老天的厚赐了。

  郭驽很惜福,他知道目前的生活相比当初衣食无着的日子,是多么的不易。

  慢慢踱步走到泾河边,看着波光粼粼的河面,郭驽忽生诗意,想吟出一首得意的诗来。

  张嘴酝酿半天,郭驽却发现自己一个字都吟不出来,喜悦渐渐变成了萧然,呆呆地站在河边,无限惆怅地叹了口气。

  朝廷没将他录取为士是正确的,英明的,自己的才干,也只配当一个教书先生了。

  河边并不太清静,不远处总有窸窸窣窣的人声,郭驽皱了皱眉,慢慢凑上前去,打算与说话人聊一聊,他想融入这个陌生的环境。

  ……

  “读书,谁说我不会读书?今就学了好多学问。”王桩的表情有些羞怒。

  回家后老爹问他学到了什么,王桩吭吭哧哧半天说不出,于是挨了今天的第四顿揍,现在老二又拿话挤兑他,令王桩一肚子火气没处发。

  “你学了个啥?你说出一句我就服你。”王老二显然不怎么给兄长面子,斜眼瞥着王桩的模样分外欠抽。

  “我……我,我学诗咧!什么床前明月光,疑是……疑是地上那啥,对,地上霜!还有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……”

  王桩被老二一激,记忆如有神助,磕磕绊绊把李素上午念的两句诗回忆起来了,至于郭先生教的《千字文》……不好意思,一个字都没记住。

  “咦?这谁的诗?我没教啊……”郭驽奇怪地睁大了眼睛,将王桩刚才念的诗句在嘴里默默咀嚼一番,郭驽越品越觉得惊奇。

  再也顾不得什么先生的风度,郭驽三两步从河滩边的矮丛林里窜出来,一把揪住王桩的胳膊,瞪着他:“小娃子,刚才的诗谁教你的?说实话!”

  抓住王桩胳膊的手很用力,可见此时郭驽的心情有多激动。

  “快说,谁教你的诗?”郭驽狠狠瞪着他。

  王桩吓到了,看郭驽的模样,似乎有兴师问罪的架势,他生怕李素的诗犯了忌讳,本着好兄弟讲义气的原则,王桩把胸一挺,道:“我自己作的!”

  郭驽怒了,一巴掌抽过去。

  “你放屁!别说作诗了,你认字么?”

  不能怪郭驽心存偏见,实在是王桩这样子委实没有半点诗人的气质,若说他是个飞檐走壁的游侠儿郭驽倒相信,若说他是个诗人,这个……真不信。

  “真是我作的。”王桩咬死不松口。

  郭驽气笑了,随手折了根柳枝,在河滩的沙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“丑”字。

  “这字念啥?”

点击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