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鲫鱼跃龙门》张峰,玲儿小说最新章节目录,苦心天不负全文免费阅读

小说:鲫鱼跃龙门 小说:历史-无金手指 作者:苦心天不负 简介:张峰本是地地道道的上班族,结果阴差阳错的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朝代,重生在一个寒门子弟身上,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就一方事业。 角色:张峰,玲儿 《鲫鱼跃龙门》第1章死而复生免费阅读 昏暗的房间里充斥着浓郁的中药味儿,原本就不堪入目的房间里又添了令人不舒服的霉气,那茅草的屋顶已经破了口子,正有水在往下滴。一夜的风雨过后,漏下的雨水已经装满了破木桶...

陪着玲玲才才玩了一会儿,张峰就已经觉得吃不消了,心里更加坚定要锻炼身体的想法。还没过来的时候,他倒是跟广场的李大爷学过五禽戏,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,也能防身,实在不行就跑步,俯卧撑,仰卧起坐等等。

放下玲玲的时候,这小丫头还嘟着小嘴儿,一副犹意未尽的样子,还好林雯儿哄着她去洗澡了,不然张峰估计又得累出病来。

周氏虽说高兴,但看到儿子气喘吁吁的样子心里也是疼的,想着多做些活计,好买肉给儿子补补。

夕阳西下,转眼间的功夫天就黑了。

玲玲依旧是跟奶奶睡。

这下张峰又纠结了,因为雯儿已经躺在了外侧,古时候的女子基本都要躺在外侧,半夜里还要服侍丈夫夜起。。。

张峰思想上哪有古时候那般迂腐,他宁愿自己睡在外侧,还是明天跟雯儿说一下吧。

张峰这样想着,小心翼翼地钻进了被窝。

此时身旁躺着一位女子,虽说二人名义上是夫妻,但那毕竟是和原主的,虽说自己已经对这个女子颇有些心动了,但他又不是一个习惯占便宜的人。

“睡吧,你也累了,况且你这病才刚刚好呢。”耳边传来雯儿轻柔的声音。

不一会儿,又传来雯儿均匀的细细的呼吸声,应该是睡着了。

张峰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心情,心里莫名的有些委屈,反正是夫妻,做点儿羞羞的事情应该也是可以的。。。。

我可不是那种占便宜的人!

张峰干脆抱着被子面向里侧,背对雯儿,然后使用注意力转移大法,想着要写一个啥样的话本。。这效果很有效,不一会儿他也睡着了。

天蒙蒙亮的时候,张峰便醒了,已然没有了睡意,干脆起床去锻炼身体。

他尽量动作轻些,以免吵醒雯儿。

“嗯?怎么了?要喝水吗?我给你拿。。”终究还是吵醒了雯儿,痴痴的说着正要起来。

凌乱的头发,朦胧的睡眼倒是有一番风味,不过张峰这么早起来可不是要欣赏妻子的睡颜的。

“不用了,我要起来了。”张峰赶紧将雯儿扶下,说道。

“你,你起那么。。那么早干嘛呀?”雯儿依旧是朦胧的状态,还没醒,依旧是痴痴的说着。

“我去锻炼身子,县试一般是春日里举行,如今又遇上了倒春寒,那考场的环境不好,我想啊,我老是考不中,身体素质这一块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,我锻炼出一个结实的身体,这样也就有了一个好的基础。”张峰耐心的解释,差点就说出,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。”这句话了。

雯儿小小声的应了一句,之后便继续睡了。张峰这才轻手轻脚的起床更衣。

这五禽戏是古时著名的医圣华佗所编制,是中国传统引导养生的一个重要的功法。

张峰所学的是董文涣所传的五禽戏,一共有54个动作,分为虎戏13式、鹿戏9式、熊戏9式、猿戏10式、鸟戏13式。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变招,只不过这一套相对来说比较古朴典雅。

张峰深吸一口气,喝了一口水,便开始了虎戏第一式。

他这是小时候跟李大爷学的,自从上了班就已经很久没练过了,不过到底还是有些基础的,现在刷起来的依旧是有模有样的。

林雯儿在床上躺了一会儿后也起来了,披着衣服透过窗户看着自己的丈夫沐浴在晨光中,摆着那一招一式。她没读过书,想不出啥好些的词句,只觉心中暖暖的,瘦如枯骨的张峰在寒风里,仿佛是随着风起起落落的一样。

她现在也不愿意想自己的丈夫身上发生了什么,现在的他挺好的。她倒是听过邻家妇人说过一些话本里的故事,什么狐媚上身,野鬼夺魂之类的。现在的张峰如同野鬼夺魂了一般,至于是何种野鬼,她也不愿意去追究了,而是准备忙活早饭了。

天大亮的时候,母亲周氏已经起来了,推开房门,看见厨房已经升起了炊烟,儿子正在院子里比划着一招一式。

“大郎这是做什么?”周氏不由得好奇地问道,莫非自己的儿子弃文从武了??

张峰动作不停地回道,“娘,孩儿这是锻炼身子呢。我练的叫五禽戏,是医圣华佗所创,用来锻炼身体再合适不过,那天啊,娘也可以试试,效果不错呢!”

周氏罢了罢手,笑道,“我一妇人家练舞多不合适,还是多做一些针线活计好一些。”

张峰做完最后一个动作,拿着一个毛巾擦着汗,颇有些满意道,“这五禽戏果然名不虚传,我才练了这么一会儿便大汗淋漓,我想如果坚持练下去必能强身健体,到时候不管是县试,乡试,还是殿试,我都能熬得住!”

周氏听到儿子还要殿试,也只是笑笑,不过心里也是高兴的,有梦想都是好的,万一实现了呢。

到了吃早饭的时候,雯儿已经把粥和梅干菜端了上来,同时桌上还有三个刚刚煮好的鸡蛋——这是周氏带回来的。

周氏二话不说就把鸡蛋全给了张峰。

张峰心里暖暖的,到底是娘身上掉下的肉。

可玲玲巴巴地望着鸡蛋呢,雯儿也好久没有吃鸡蛋了吧。

中国的婆媳关系说复杂其实也并不复杂,说难解难分其实只要当丈夫的做好了一样可以解开的。

作为周氏的儿子,雯儿的丈夫。

作为婆媳之间的中间人,他觉得有必要维护这个婆媳关系。

张峰把鸡蛋剥好了,放了一颗在周氏碗里,周氏不想要,但张峰执意要把鸡蛋分给她,他也只好接受了。

接着,他又把鸡蛋分给了玲玲,玲玲立即说了声,“谢谢爹爹!”之后便小口小口地吃起来。

最后鸡蛋他分给了雯儿,雯儿有些发愣,这是第一次被张峰分了口食。。

“这是做什么??”周氏见张峰把鸡蛋分给了雯儿,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,“这样一来你自己就没鸡蛋吃了?你在想什么呢?”

张峰先让母亲消消气,之后慢慢说道,“娘,平心而论,你觉得雯儿如何?是不是一位好儿媳?”

周氏心里清楚,儿子这是想维护她跟雯儿之间的关系。

她也明白,雯儿自从嫁进来,无怨无悔,从未有过合离的想法,对自己是服服帖帖的,家里的活几乎也是她在做,女红好的也是没话说。

那自己是怎么看她不顺眼呢?

还不是她就生了个闺女,连个带把的的都没有,张家的香火延续本就指着张峰了,而这些年雯儿连开怀的迹象都没,所以对她也是越来越有些看法。

周氏叹了口气,“她呀,要是能生个带把儿的就好了。”说完还瞪了雯儿一眼。

雯儿低了低头,就跟以前一样,准备接受婆婆的唠叨。

张峰罢了罢手,“娘,不能这么说,你看雯儿如今的身子,瘦的只剩骨头了,那还有什么气血生儿子呢?再说。。再说我俩。。。”

“你俩什么??”

“没。。没什么。”张峰脸上泛起了红晕。

雯儿也不自觉的看了他一眼,跟着脸红了起来。

“不过娘,您放心,只要雯儿身子骨好起来了,准能给您生个大胖小子的!”张峰迅速转移话题。

道理周氏都懂,既然儿子已经这么说了,她也只好作罢,至于立刻放下看法,那显然不可能的,只好说,“好好,娘也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妇人,娘会慢慢改的。”

“行!吃饭!”

吃过了早饭,还不到中午,张峰决定把剩下的书都抄完。

抄完了书,张峰望了望窗外的天色,估摸着去趟镇里再回来应该也是来得及的,于是整理好书稿,便出去了。

到了书局,王掌柜仔细检查着张峰抄好的书,频频称赞道,“好字好字,不仅字好看,排版还如此整洁,关键是这才几天就抄好了,张老弟,我们可以考虑考虑长期合作了。”

张峰拱了拱手,“多谢掌柜的抬举。我这儿有一个想法,但不知道成熟不成熟,想说给掌柜的听听,帮忙着参谋参谋。”

王掌柜看得出,这张峰是真心要悔改,自然愿意帮忙,“但说无妨!”

“就是我看这话本挺赚钱的,我想着我应该也能写一本试试,就是还得劳烦掌柜的帮忙着掌眼。”

即使话本再流行,但依旧会有一些敏感内容,什么皇帝的姓啊,国家的号啊,年号啊之类的,都是不能写的,要是被发现了,不仅要受罚,还有可能不能参加科考。

古时候的“文字狱”,差不多也是这样的。

掌柜的点了点头,“那自然是没问题的。”

二人一拍而合,走的时候,张峰又要了抄书的活计,还买了大量的纸准备自己写一个话本。

买完了纸,手机还有好几两余钱,想着再买些肉回去,然后再看看能不能买一些家用,当然,玲玲的糖也不能少。

这么一想。。。钱好像又不太够了。。

张峰叹了口气,路要慢慢走,赚钱也要慢慢来,等将来自己的话本卖出去,定能赚大钱,毕竟前世的时候,自己曾经也写过小说,而且还挺火热的。

张峰边逛着街,心里边想着事。

按照原先的既然,现在的朝代应该跟原先的明朝一样,提到明朝,张峰心中颇有感慨,毕竟如果不是北方鞑子,中国可能会比西方早一百年爆发工业革命。

如今的晋朝与宋朝颇有些相似,只不过版图要比宋朝大一些,一些制度上沿用了宋朝,小商品经济,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还是不错的。

但此时西方应该早就开启大航海时代了,这一点他不能忽视。

自己原先的时代,被各种列强欺负,这种情况他不希望在这个时代重现。

再者,自己重生过来后,虽然原主的记忆里此时的晋朝是太平盛世,实则那只是原主的欣欣向往,现实依旧是人民很苦。

霸占良田,欺压鱼肉百姓的情况依旧存在。

发展起来的小商品经济和手工业也是如此,不仅社会上不认同,对此的制度依旧很苛刻。

另外北方的女真族已经开始没落,逐渐被满族替代,那统一女真的依旧是爱新觉罗氏。对中原更是虎视眈眈。

东边的扶桑国虽说处于幕府统治,但东洋浪人依旧肆意横行晋朝沿海。

火器重视程度还是不足。。

。。。。

这些事还不是现在的他考虑的时候,若是他与别人谈论这些事,人家也只会笑他杞人忧天,接着给你来一通大道理,什么天朝上国,什么礼仪天下。。

他不仅要让家里人过得好,更想要整个华夏人过得好。

穿越重生回来的人无非这几种,开后宫,建功业,当皇帝称霸中原。

他没那个野心。

他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,将北美纳入华夏版图。。

此事也在他心中埋下了种子,他决定慢慢浇灌耕耘,迟早要发芽的。

张峰收了收心思,提着买好的鱼肉糕点糖果,以及纸张,往家里赶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