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三国.第1卷.草莽精英共出道最新章节,刘备曹操小说免费阅读

小说:最三国.第1卷.草莽精英共出道 小说:其他小说 作者:刘备 角色:刘备曹操 简介:比易中天的《品三国》更血性更奋斗,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个三国,部写给青年人看的《三国》动荡时代下男人超越自己征服世界的激情,关于欲望、勇气、谋略与耐力的较量对经典的深度发掘,对三国英雄人物欲望与内在精神的现代解读 书评专区 火影之活久见:真TM幼稚,出于情怀阻止漩涡一族当选火影,漩涡族因为人多受排斥,挑起第一次忍界...

点击阅读全文

第8章 在这机锋处处的夜晚


曹操说,现在的问题不是和十常侍决一死战的问题。如果光看到这一层,那叫一叶障目、舍本逐末、缘木求鱼、南辕北辙……总之,现在的问题是纲举目张的问题。纲在哪里?在正君位。也就是说,君位问题是当前的首要问题,谁坐君位?是皇子辩还是皇子协?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,那是要人头落地的。诸位有没有想过,如果是皇子协继君位,我们此去,便是谋反!
一阵沉默。
这是含义复杂的沉默。虽然在场之人没有不认同曹操所说的,但谁也没公开站出来表示支持。
这是自尊使然。
当然这沉默还有更深的一层含义,那就是接下来该怎么办?谁都不知道。
或许曹操知道。可曹操要是不主动说出来,没有人会求他说出来。
还是自尊使然。
曹操主动说了出来。无疑,这是一个成大事者的能屈能伸,也是一个意见领袖不放过任何机会的一次酣畅表达。
曹操说,当今之计,就是要先立皇子辩为君,然后奉旨诛杀十常侍等阉竖。这样做,才叫纲举目张、名正言顺。十常侍若负隅顽抗,那我们就问他们一个谋反罪!
曹操此言一出,一切似乎如水银泻地,水到渠成了。何进也终于对此人刮目相看。
他采纳了曹操的建议。
不错,何进是个自视甚高的人。但是在自家性命与所谓的自尊心之间,何还是选择了前者。
更何况曹操建议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性命问题,还有荣华富贵问题。
有一个人则在此时当仁不让地粉墨登场了。
袁绍。
此时的袁绍只是个司隶校尉,差不多和曹操一样,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主。虽然他有一个当司徒的爹,但在高官云集的何府内,一个司隶校尉同样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。
袁绍便不发言。
他只行动。
乘曹操话音刚落,何进点头暗许之时,袁绍请战了。袁绍奋然表示,为了确保皇子辩为君,愿领精兵五千杀进宫去,强扶皇子辩上位。
在何进看来,这应该是一个时代的不由分说,也是一个人建功立业的开始。何决定给他一个机会,也给自己一个机会——看看这样的时代,是不是还是枪杆子说了算。
枪杆子果然所向披靡。
在灵帝的灵柩前,被连夜叫起的文武百官们惊讶地发现,坐在龙椅上的那个人不是传说中的皇子协,而是惊魂未定的皇子辩。他看上去像是刚从被窝里拉出来,又像是刚刚从噩梦中醒来,一脸的睡眼睲松和茫然无措。
事实上也正是如此。此前的皇子辩其实已做好“人生不过如此”的心理准备,因为十常侍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——如果不被他们看好,苟全性命于乱世已属万幸,哪还敢有什么非分之想。
但是在这个机锋处处的夜晚,一切都已改变。枪杆子在一瞬间改变了皇子辩的人生轨迹,他被不由分说地按在了龙椅上。
文武百官们也被不由分说地责令向新天子山呼万岁。
一个新时代貌似在这个诡异的夜晚开始了它的序幕部分。
有欢乐,必有悲凉;有加冕,必有血泪。蹇硕的人头很快落地,杀他的人不是袁绍,而是——中常侍郭胜。
这郭胜说起来也是十常侍之一。但是他识时务,知进退。眼见得袁绍领五千人马团团围住宫中,皇子辩在龙椅前心安理得地坐下,他便明白,该拿蹇硕开刀了。只有杀了此人,才能救自己。
不错,在这个世界上,所谓的划清界限一刀两断都是要真刀真枪去划的,不划出血来不作数,不划落人头不作数。
关于这一点,郭胜不仅明白,还身体力行。
同样明白这一点的人还有很多。
比如蹇硕手下的禁军。他们集体向袁绍投降。投降仪式搞得很隆重,很有些弃暗投明的氛围。
宜将剩勇追穷寇。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,何进向袁绍下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指令。对于这样的指令,曹操没说什么。虽然他先前反对将宦官们一网打尽,但那是基于当初的特殊情况不宜轻举妄动——现在形势完全变了。不是西风压倒东风,而是东风不由分说要压倒西风。
毕竟,现在的天子是何大将军掌控的天子,枪杆子是何大将军掌控的枪杆子,反动派除了惶惶不可终日外一无所有,凭什么还让他们继续呼吸?没理由嘛。
曹操凝神静观,看一场好戏如何圆满地收场。

点击阅读全文